2009-02-28

經濟升級不能寄望中國

 新春伊始,失業率飆破百分之五。儘管立院在一月中旬通過「航空城條例」和「博弈條款」,並調降遺贈稅和貨物稅,加上內政部於一月中旬發放八百多億消費券,但這些努力相對於經濟險局,仍未能切中要害。

 馬政府經濟處方,短期是透過消費券和擴大內需來提振國內市場,中期是透過兩岸開放引進陸客消費和中資投資(包括QDII和十二項建設),長期則是寄望兩岸共組綜合經貿圈實現優勢互補,促成台灣經濟升級。因此在春節過後的施政重點有二:一是下鄉督促各縣市落實擴大內需,二是逐步醞釀促使兩岸簽署「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」(CECA)。

 筆者並不反對兩岸簽署CECA,問題是CECA充其量只能促使兩岸經貿正常化,並非台灣經濟升級的關鍵。馬政府的最大盲點,在於過度強調兩岸優勢互補,忽略了兩岸經濟已經未必是合作關係,未來更可能是競爭關係。此外,台商即使能取得中國製造和銷售的雙重優勢,但如果台灣經濟升級的定位不明確,轉型的目標不清楚,這些優勢只會使個別台商進一步壓低成本和擴大盈餘,並無助於台灣經濟結構的整體提升。

 中國經濟崛起之快,已經導致台商地位的不斷滑落。兩岸的經濟消長,明顯表現在中國官方對台商的態度轉變:從早期的熱臉相迎,轉為挑三揀四,進而變成不耐不屑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甚至還標舉「騰籠換鳥」,要把不符合升級目標的台港商趕出廣東。一月七日海協會與台商在深圳聚會,會長陳雲林面對台商的無助求援,竟當著江丙坤的面公開指責台商不能只有「等」、「靠」、「要」。副會長李炳才更直接批評台商老愛「台灣接單、大陸生產」,偏好貼牌生產,不在大陸研發。兩人發言的不留情面,更顯示兩岸經濟競爭的冷酷。

 海協會領導人直言放話,凸顯兩種經濟現實:一是中國經濟升級戰略相當清楚明確,不但有全球產業的精明選擇,更有國內地區的經濟布局。二是台商如果沒有全球範圍的技術領先或布局優勢,不但不會被中國尊重,早晚更將被中國的後起之秀無情淘汰。

 畢竟,隨著產業規模和金融資本擴大,中國經濟戰略已超越對台港澳磁吸階段,不但逐漸跨出華人圈經濟,更進一步提升到全球布局。近年來更積極培植本土品牌對抗外商,例如政府電腦優先採購聯想、政府軟體優先使用中國廠商、支持中國移動發展獨家電信標準、扶植比亞迪對抗富士康等。這些獨惠中國廠商的保護主義作為,並不可能因為兩岸簽署CECA就對台灣另眼相待。

 顯而易見,台灣經濟能否轉型升級,不能寄望中國施惠,更不能只寄望華人圈經濟,而將取決於台灣能否在全球經濟中占有新的價值定位,如中國經濟學家陶冬所說「以我為主,有取有捨,才能立足未來」。馬政府的兩岸開放和CECA,內容繁多但缺乏重點,並不清楚與台灣經濟戰略的關聯,十二項基礎建設也是一樣,缺乏清晰的升級目標。凡此種種,都只會造成個別政策的各行其是,台灣未來仍然看不出整體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