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6-21

ECFA民怨來自政府無能

隨著早收清單逐漸公佈,以及中國態度逐漸明朗,朝野ECFA之爭,已從理論對決發展到成果驗收。理論難免各執一詞,數據難免各有所本,但落實到談判成果驗收,真相卻只有一種,都直接考驗馬政府執行力。

意外的是,談判結果幾乎完全推翻馬政府論述。首先,馬政府說簽ECFA具急迫性,非如此不足以因應東協加一的降稅競爭壓力,但最受東協降稅衝擊的石化業和工具機產業,反被排除在早收清單之外。ECFA既然照顧不到最受東協衝擊的產業,急於六月簽成豈有正當性可言?

其次,馬政府又說簽ECFA有助台灣和其他國家簽FTA,但不管是美國、歐盟或日本,都相繼表示簽ECFA既非簽FTA前提,也不是簽FTA保證,重點在如何避免中國阻撓。問題是,中國外交部已公開反對台灣以官方身分簽FTA,等於直接否定馬政府說詞。即使未來透過兩岸密商,中國可能放手讓台灣與新加坡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簽FTA,但上述三國均非台灣主要貿易夥伴,並不足以使台灣經濟逃出鎖進中國厄運。

該要的要不到,代表經濟談判無能;該守的守不住,代表政治判斷錯誤。不管何者,都讓人民對政府信心盡失。可怪的是,馬政府卻只會安撫說「還有下班車可搭」,但頭班車既已捨本逐末,又無法保證前進方向,如何讓人民相信六個月後必有豐收?

事實上,針對兩岸貿易,政府最受人詬病的並非談判失利,而是本土傳統民生產業動輒遭到非法走私或違法仿冒,政府卻坐視不管,任由非法打擊合法,讓本土業者始終面臨不公平競爭。一年多來,「台灣傳統民生產業大聯盟」不斷呼籲政府照顧本土產業,催生「台灣精品館」大型百貨店,推行「台灣製造」認證制度,以便消費者區分台灣貨和大陸仿冒,但政府始終避重就輕,不但從未大規模取締走私仿冒,更離譜的是,經濟部為了向馬英九交差,甚至還租用遠東愛買推出只有四十坪、讓人啼笑皆非的所謂「台灣精品館」,企圖草草作秀了事!

談判無能,還能徹底反省力求改正;執法無心,卻是徹底顢頇脫離民意。面對早收清單談判不力,媒體炒作沸沸揚揚,政府無法不予正視;反觀本土業者飽受侵害,官僚殺人欺上瞞下,政府卻往往鞭長莫及。但這種基層之痛,卻和財團未列早收的遺憾不同:後者只是少賺而已,前者卻是攸關存活。

可悲的是,這就是我們的經濟部!──對外談判無能,要不到台灣該爭取的;對內卻畏強欺弱,顧不到台灣該照顧的。如果馬政府的談判團隊和管理團隊,一再顯現出這種「對外無能、對內敷衍」的官僚素質,草簽ECFA引來基層怒吼,一點也不令人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