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2-21

從機場消長看台韓盛衰

 春節期間,國際機場協會(ACI)公布全球服務最佳機場排名評比,桃園機場滑落到廿七名,韓國仁川機場則繼續維持二○○五年以來的世界第一。

 桃園機場於一九七九年啟用,當時是亞洲最具現代化的國際機場,甚至還吸引新加坡來台考察,八一年啟用的新加坡樟宜機場曾以桃園機場為範本。當時韓國只有金浦機場,不管是設備或服務,都落後台灣甚遠。

 但韓國在八八年主辦奧運後,隨著國際視野提升,決心規畫新機場工程,包括人工填海造陸,花了將近十年建成仁川機場,於二○○一年啟用。不過五年,就躍升為全球服務第一名,從此蟬聯后冠至今。

 就聯外交通來說。仁川機場早已與首爾地鐵接軌,並有機場快線連結金浦機場,今年還將完成直達首爾的機場快線。反觀台灣,桃園與松山機場至今仍無快線連結,直達台北的機場捷運工程嚴重落後,至少要到二○一四年才能通車。

 另就進出旅客來說,仁川機場早已超過桃園機場。以二○○八年為例,仁川機場為三○一七萬人次,桃園機場只有二一九四萬人次。另以同年進出貨物來說,二者相差更遠:仁川機場為二四二萬公噸,桃園機場只有一四九萬公噸。

 聯外交通相對完整,凸顯出韓國政府當局的規畫效率;服務品質冠於全球,更凸顯出韓國政府的旺盛企圖心;客貨運量跳躍成長,則凸顯出韓國經濟的迅速崛起。

 桃園與仁川機場的消長,只是台韓經濟盛衰的縮影之一。就在今年年初,傳出韓國與迦納簽約造屋,合約金額高達一百億美元,最近剛完成的杜拜塔,三星集團也是首要承包商。更驚人的突破,是韓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訂四座核電廠建造合同,包括後續營運和維修,總金額高達四百億美元。這是韓國參與的第四次國際競標,終於打敗美法日三國,首次獲得成功。

 和台灣一樣,韓國也從七○年代開始發展核電,至二○○五年,已有二十座商用核電機組,發電量居世界第六。但與台灣不同的是,韓國自始即強調自主研發,分別從美國、法國、加拿大引進核電技術,至一九九五年已擁有九成技術,預估在二○一二年完全自主。更重要的是,韓國政府還把核電與汽車、半導體、造船產業相提並論,定位為韓國未來四大出口產業,目標是二○三○年輸出八十座核電廠,總金額四千億美元,占全球市場百分之二十。

 韓國核電輸出取得歷史性突破,是今年元月的全球大事,國外媒體無不大肆報導,反觀台灣卻無人理會,如不是李家同教授投書提醒,台灣恐怕還在孤芳自賞之中。李教授提到,當他把韓國輸出核電的消息告訴清大工學院學生,「全體鴉雀無聲,從他們的嚴肅表情看來,可以想見內心的沉痛」。

 誠如李家同所說,台韓最大不同,在於「韓國有野心,也有耐心。他們老是想做領先者,也肯耐心下苦功,十年寒窗下來,也真的出頭了」。從同樣基礎出發,韓國核電已把台灣拋在腦後;從相對落後起跑,韓國仁川機場也已遙遙領先。

 類似的對比沉痛,還包括韓國造船、汽車、半導體、面板等硬產業的全球崛起,到韓國寬頻網路、線上遊戲、韓流等軟產業的領軍亞洲;到韓國主辦奧運和世足賽、躍為體育大國、全面改造首爾,到加入OECD、出任聯合國祕書長、以及即將主辦G-20經濟高峰會。不管何者,韓國總是定位明確、態度堅定,對比出台灣的定位困惑、猶豫不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