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伊始,失業率飆破百分之五。儘管立院在一月中旬通過「航空城條例」和「博弈條款」,並調降遺贈稅和貨物稅,加上內政部於一月中旬發放八百多億消費券,但這些努力相對於經濟險局,仍未能切中要害。
馬政府經濟處方,短期是透過消費券和擴大內需來提振國內市場,中期是透過兩岸開放引進陸客消費和中資投資(包括QDII和十二項建設),長期則是寄望兩岸共組綜合經貿圈實現優勢互補,促成台灣經濟升級。因此在春節過後的施政重點有二:一是下鄉督促各縣市落實擴大內需,二是逐步醞釀促使兩岸簽署「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」(CECA)。
筆者並不反對兩岸簽署CECA,問題是CECA充其量只能促使兩岸經貿正常化,並非台灣經濟升級的關鍵。馬政府的最大盲點,在於過度強調兩岸優勢互補,忽略了兩岸經濟已經未必是合作關係,未來更可能是競爭關係。此外,台商即使能取得中國製造和銷售的雙重優勢,但如果台灣經濟升級的定位不明確,轉型的目標不清楚,這些優勢只會使個別台商進一步壓低成本和擴大盈餘,並無助於台灣經濟結構的整體提升。
中國經濟崛起之快,已經導致台商地位的不斷滑落。兩岸的經濟消長,明顯表現在中國官方對台商的態度轉變:從早期的熱臉相迎,轉為挑三揀四,進而變成不耐不屑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甚至還標舉「騰籠換鳥」,要把不符合升級目標的台港商趕出廣東。一月七日海協會與台商在深圳聚會,會長陳雲林面對台商的無助求援,竟當著江丙坤的面公開指責台商不能只有「等」、「靠」、「要」。副會長李炳才更直接批評台商老愛「台灣接單、大陸生產」,偏好貼牌生產,不在大陸研發。兩人發言的不留情面,更顯示兩岸經濟競爭的冷酷。
海協會領導人直言放話,凸顯兩種經濟現實:一是中國經濟升級戰略相當清楚明確,不但有全球產業的精明選擇,更有國內地區的經濟布局。二是台商如果沒有全球範圍的技術領先或布局優勢,不但不會被中國尊重,早晚更將被中國的後起之秀無情淘汰。
畢竟,隨著產業規模和金融資本擴大,中國經濟戰略已超越對台港澳磁吸階段,不但逐漸跨出華人圈經濟,更進一步提升到全球布局。近年來更積極培植本土品牌對抗外商,例如政府電腦優先採購聯想、政府軟體優先使用中國廠商、支持中國移動發展獨家電信標準、扶植比亞迪對抗富士康等。這些獨惠中國廠商的保護主義作為,並不可能因為兩岸簽署CECA就對台灣另眼相待。
顯而易見,台灣經濟能否轉型升級,不能寄望中國施惠,更不能只寄望華人圈經濟,而將取決於台灣能否在全球經濟中占有新的價值定位,如中國經濟學家陶冬所說「以我為主,有取有捨,才能立足未來」。馬政府的兩岸開放和CECA,內容繁多但缺乏重點,並不清楚與台灣經濟戰略的關聯,十二項基礎建設也是一樣,缺乏清晰的升級目標。凡此種種,都只會造成個別政策的各行其是,台灣未來仍然看不出整體方向。
2009-02-28
經濟升級不能寄望中國
從「空氣政府」到「空想政府」
上週從桃園機場直航赴上海,儘管只有三家大陸航空公司進駐第二航站,出國民眾卻到處大排長龍,甚至連登機入口都擠不進,被迫排在門外。令人納悶的是,儘管二航已經完全擠爆,馬政府卻一再宣稱,不但要在幾個月內提高直航航班到三倍,還將放寬陸客來台門檻,以便迅速增加陸客來台人數。
顯而易見,不先擴大航站容量,不管是提高航班或增加陸客,根本無從實現。但這種輕忽現實條件、欠缺完整配套、近乎趕鴨上架的兩岸決策模式,幾乎已經成為馬政府的最大特色。
馬政府最早的兩岸烏龍,首推「開放觀光,每日將有三千陸客來台」的盲目樂觀。隨後發現落差過大,第一反應竟是推諉到「北京奧運加上金融海嘯,導致陸客寧可不出國」,對自己毫無檢討。後來在各界抨擊下,才不得不承認「組團人數要求過高、未開放自由行、收費過高、推廣不足」才是失敗主因。
但深入推想,不免又追究到另一個更實質的問題:果真實現了每日三千陸客來台,台灣觀光景點的交通負荷和旅遊設施,是否已經準備妥當?尤其是陸客必到的阿里山和日月潭,近幾年道路既無拓寬,也未大興土木,面對蜂擁而至的陸客,豈不又是到處打結擠爆?一個連機場航站容量不夠,都無法事先預見並設法解決的政府,豈能讓人相信能夠處理更龐大複雜的當地交通旅遊問題?
近日甚囂塵上的開放QDII投資股市,以及即將開放的中資投標公共工程和投資商辦不動產,決策模式也是一樣草率。舉例來說,QDII的股市標的是否要排除攸關台灣安全和科技保護的敏感產業?或者要制定投資上限?中資投標的公共工程,是否要依照安全等級明列禁止項目?即將開放來台的中資,是否包括政府主導的主權基金?至今為止,馬政府針對這些攸關安全或科技保護的敏感問題,不但不曾提出任何解答,甚至連問題都未提出。
馬政府上台九個多月,本質已經逐漸浮現。從陳水扁到馬英九,台灣的兩岸決策模式,彷彿從只有政治的一個極端,擺盪到只有經濟的另一個極端。
陳水扁政權像是「空氣政府」,政府面對中國始終充滿了怒氣和怨氣,結果往往流於打政治高空,制憲建國喊半天,卻到處碰壁、寸步難行。搞到最後,人民又氣又累,這是台灣政治的悲哀。
馬英九政權像是「空想政府」,政府面對中國始終充滿了夢想和幻想,結果往往流於唱經濟高調,共同市場喊半天,卻眼高手低、畫餅充飢。搞到最後,人民又氣又煩,這是台灣經濟的悲哀。
從「空氣政府」到「空想政府」,兩岸確實少了怒氣和怨氣,但送走了打高空的政治空氣,卻迎來了唱高調的經濟空想。只有想法,卻沒做法,只有志氣,卻沒力氣。可怕的是,舊的小錯誤還沒反省透徹,新的大幻想又開始吹牛鼓譟,開放政策的失誤原因,政府永遠最後一個知道。
才不過九個多月,馬政府已被冠上「失業政府」的汙名,如今一旦再加上「兩岸空想政府」的罪名,恐怕到了就職周年,就要面對空前的民意挑戰。
自亂陣腳的CECA風暴
最近突然爆發的CECA風暴,再次凸顯出馬政府漫無章法的決策無能。一個攸關台灣經濟、亟待理性辯論的重大議題,竟然搞到官員各說各話、朝野大打混仗、媒體不明所以、人民莫名其妙的地步。
首先是「協議」與「協定」之爭。原本馬總統的競選政見是「在WTO架構下,推動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(FTA)或『全面經濟合作協定』(CECA)」,但海基會呼應胡六點,只主張CECA,完全不提WTO和FTA,還遵循胡六點把CECA改譯成不具主權內涵的「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」,因而引起陸委會的質疑。
奇怪的是,眼看海陸大戰在即,總統和國安會卻不介入協調,經濟部聲援海基會,與陸委會分庭抗禮,行政院長也置身事外。更離奇的是,質疑名稱的陸委會賴主委,竟對CECA內容渾然不知,始作俑者海基會也直言CECA的內容細節,要等到兩岸協商後才能確定,但對我方版本卻又無法作答。支持海基會的經濟部尹部長更離譜,根本搞不清楚海基會為何避用WTO和FTA,竟聲稱「CECA必在WTO架構下」,甚至還說「CECA就是FTA」!
其實早在去年四月,尚未接掌海基會的江丙坤,即曾公開撰文反對以WTO架構兩岸關係,認為兩岸一旦適用WTO多邊最惠國待遇,台灣反將失去更多,只有「死路一條」,這種見解恰與馬總統和賴主委完全相反。儘管馬政府一再聲稱關注兩岸經貿,但上任九個多月以來,不但不曾針對黨內不同見解進行溝通整合,也始終看不出推動兩岸合作機制的策略布局。試想:連黨內財經大老江丙坤的異見也毫不理會,怎麼可能重視朝野對話或社會溝通?
結果就在這種自以為是、欠缺溝通、規劃模糊、趕鴨上架的決策模式下,導致黨內外莫衷一是,不但對政策品質缺乏信心,更對馬政府能否因應攻守凌厲的談判對手不敢寄望。畢竟,「協議」與「協定」之爭只是面子問題,WTO架構是否有利於台灣發展兩岸經貿,WTO架構在兩岸經貿關係是否可行,才更具有實質意義,但這些根本問題卻在黨內較勁和朝野混仗中,完全失去理性討論的空間。
眼見海陸和朝野爭議難平,馬總統最後竟然神來一筆,親上火線自創名詞,改稱「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」(ECFA),以為只要改名就能超越WTO和統獨之爭。為了凸顯急迫性,又不斷動員產官學界和媒體炒作,宣稱明年即將形成「東協加三」體制,兩岸如不及時簽署協議,屆時面對「東協加三」的內部免稅,台灣經濟將有邊緣化之虞。問題是,兩岸即使簽署協議,台灣並不必然成為「東協加三」會員,仍須和東協整體或各國簽署FTA才能享有同等的免稅優惠。兩岸協議和東協免稅根本是兩個不同問題,馬政府卻混為一談。
發展至此,不管是CECA或ECFA,問題已經完全混淆。馬政府不但不曾化解海基會有關WTO架構是否適合兩岸經貿的疑慮,也未能化解民進黨有關進一步開放將導致更大失業衝擊的質疑,更不曾回答兩岸協議和東協免稅的必然關連。始終避談三個最核心問題,卻一味要求(兩會)先簽(立法院)後審,這種魯莽混亂的決策模式,也難怪連國民黨菁英也憂心忡忡。
對比馬政府的各說各話亂成一團,北京當局至今仍然不發一語胸有成竹。這種執政亂象,不禁令人回想起馬的競選口號「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」。國家領導人信口至此,真是台灣的悲哀。
失業大作戰,政府大迷航
元旦伊始,九大工商團體緊急進諫馬總統,警告如不及早紓困企業,農曆年後恐將爆發空前的倒閉潮和失業潮。其實早在去年十一月,台灣失業率即飆到百分之四點六四,不但是連續第五個月竄升,也創下五年來同月新高,更首度超過韓港星,躍為四小龍單月失業之首。但當時主計處卻樂觀表示,農曆年前可望有一波「季節性人力需求」,屆時失業率應會「稍微和緩」。
同樣的缺乏警覺,也發生在預估總體經濟情勢的經建會。馬總統上任之初,經建會曾一度為「六三三」強辯,聲稱保六目標可以達成。但隨著金融海嘯迅速擴大,不得不在去年十二月承認下修到百分之二點五,後來實在和各界預估相差太大(例如台綜院預估只有百分之一點五三、經濟學人甚至預估衰退百分之二點九),只好又改口說「成長不會是負的」。
欠缺危機意識,自然不可能把失業當作重大議題。直到去年十二月,主管失業問題的彷彿只有最沒資源的勞委會,其他財經部會幾乎都冷眼旁觀。政府的漫不經心,也導致執行力低落。例如立法院早在去年七月就通過充實地方就業的擴大內需預算(高達一千五百億),結果到了去年年底,多數工程竟然還沒發包。
政府決策混亂,甚至還導致部分政策互相矛盾,一方在拯救失業,另一方卻在惡化失業。例如去年十一月,失業人口飆破四十七萬人,平均每位求職者分不到零點七個職缺。儘管本國勞工已經很難找到工作,勞委會統計卻顯示,製造業外勞持續攀升,十月份製造業外勞已經創下近二十萬人的新高紀錄。
總算到了最近,政府高層開始警覺到失業問題嚴重,隨即提出「政府挺銀行,銀行挺企業,企業挺勞工」的「三挺」口號,但民營銀行的配合度甚低。光是去年十一月,中小企業融資就短少了兩百億元。銀行自求多福、擴大雨天收傘的結果,勢將造成每況愈下的中小企業倒閉潮,政府至今卻無計可施。
政府不關心全民就業,更反映在國家資源的分配不均。例如是否紓困DRAM產業,儘管高科技領袖張忠謀和施振榮都說不宜,但政府卻執意紓困,一出手就承諾上千億貸款(而且兩大公司董事長都還在官司起訴中)。相形之下,針對未來四年的就業創造,政府預算竟然只編列微不足道的兩百七十二億!
政府重企業輕勞工,甚至還反映在明顯歧視的紓困貸款利率。儘管央行利率早已不斷下修,但最弱勢的勞工大眾,卻仍被要求負擔最高的紓困貸款利率!工會抗議之後,利率仍然高達百分之一點九二,還是比企業紓困利率高!
面對全球蜂擁而來的失業大作戰,我們的政府不但無法對症下藥,甚至還陷入施政大迷航!對比之下,元旦過後幾天,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與國會懇談時,提醒政府出手必須「果斷、迅速、大量」,隨即提出七十億美元(新台幣兩千多億)的失業保險計畫。歐巴馬的作為,正好呼應了去年中國總理溫家寶所提出的十六字方針:處理經濟危機,「出手要快、出拳要重、措施要準、工作要實」。
回頭看我們政府,距離「快、重、準、實」的標準有多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