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1-31

此馬非彼馬的領導對比

最近馬英九和歐巴馬同樣面對選舉失利和民調下滑,不約而同展開路線調整。弔詭的是,兩人變革方向正好相反,頗能對照出兩人的領導格局。

歐巴馬在民主黨票倉麻州參議員補選挫敗後,認為問題出在政策太弱,決定轉向人民優先,力求向外擴大支持,爭取中間選民。歐隨即把「公平分配」和「搶救失業」列為施政目標,先後推出管制銀行投機的金融改革、擴大中小企業貸款、推動全民健保,並誓言未來五年將出口倍增,創造兩百萬新就業。

反觀馬英九在國民黨立委補選挫敗後,卻認為問題出在政黨太弱,決定轉向固本優先,力求向內鞏固基本,擁抱深藍選民。馬隨即走訪深藍基層,企圖重溫舊夢,還將恢復有違公平、遭監院糾正取消的榮民喪葬照護金,監院要求追繳退休將領溢領的年終慰問金,國防部也不配合。為了凸顯深藍論述,還將籌拍「國父傳」電影凸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,更首度把蔣介石遺物列為「國家重要古物」。

歐巴馬回歸人民本位,坦承執政失敗,誓言「寧可只當一任好總統,不當兩任平庸總統」,全力整頓政府政策。他在國會演說訴諸人民,呼籲兩黨聚焦經濟問題:「人民失業了,他們受到傷害,需要我們幫助」。他向民主黨喊話:「我們仍然擁有幾十年來的最多席次,人民期待我們解決問題,不是逃避問題」。他同時也向共和黨喊話:「不要遠離改革,尤其當改革如此接近我們,讓我們一起為人民找到出路」。

反觀馬英九卻回歸政黨本位,不但不坦承執政失敗,不重視政策改革,反而回到政黨對決,默許金溥聰製播電視廣告打擊在野黨,企圖激化藍綠對立。馬要求立院黨團召開臨時會,只關心攸關政權保衛的地方改制,民生議題一概從缺。馬改換黨秘書長的首要任務,除了選舉還是選舉,優先目標不是落實選舉承諾,而是政黨改造,誓言在三年內把國民黨轉化為「選舉機器」。

只關心選舉和深藍選民,不關心民生和中間選民,馬對經濟現實的判斷,往往脫節令人不可思議。例如今年元月,馬突然表示現在是買台股的最好時機,甚至還公開聲稱台灣經濟已經「V型復甦」,結果台股竟應聲暴跌八百多點,外資連續賣超八百億,甚至還跌破半年線,害無數股民再度套牢。馬把股市出現反轉誤解為「V型復甦」,這種經濟見識堪稱全球唯一,即使是經濟傲視全球的中國領導人,面對欲振乏力的國際經濟現實,也不敢如此誇口。

同樣面對選舉失利,同樣面對民調下滑,但領導視野不同,施政格局不同,卻使歐巴馬和馬英九做出近乎相反的判斷抉擇。看到歐巴馬回歸人民走向未來,對比馬英九回歸深藍走回過去,我們只能感嘆國家的幸與不幸,並不在國情不同,而在領導不同。

2010-01-16

地方改制再次凸顯領導無能

行政院版「地方制度法」一變再變,國民黨要求立院為此召開臨時會,二者都凸顯出馬政府的領導無能,令人痛感不可思議。

首先是改革策略錯誤。早在去年五月,立院即修正通過地方制度法,何以當時馬政府決定二階段改制,只先處理縣市合併升格,卻不同時處理鄉鎮市長民代的定位問題?畢竟五都立委普遍支持縣市合併升格,卻受制於鄉鎮市長民代輔選壓力,當時若能一併推動,顯然較易訴諸升格利多爭取民意支持,並能借力使力降低基層公職反彈。如此明顯有利的一階段改制,何以馬政府偏不採用,竟要自找麻煩分為二階段處理?

其次是改革動力薄弱。縣市既已合併升格,當然要自動適用直轄市法規,豈有延選一屆或薪資補貼之理?對比當年廢除國大,並無國代敢犯眾怒要求退職補貼,即時是凍省略有妥協的省諮議會,編制也從原本七十九席大幅縮減到最多二十九席,均由行政院長提請總統任命,亦無自動轉任餘地。

不管是廢除國大或凍省改革,當年李登輝政府都強勢領導,堅持原案通過,反對派並不敢違逆改革潮流。相形之下,馬政府的弱勢領導,卻使地方改制彷彿自認理虧,進而感到愧對基層,不但黨政高層莫衷一是,反對派也公然討價還價,甚至嗆聲退黨杯葛。原本可以大張旗鼓改革、可以降低區域發展差距、提升地方競爭力的改制議題,在馬政府手中反而淪為各方較勁、動輒得咎的燙手山竽。

改革策略錯誤,加上改革動力薄弱,導致原本可以理直氣壯、經兩院共同研議通過的改革大業,淪落為低聲下氣、訴諸立院臨時會強制表決的政治算計。以行政院版地制法來說,最引人詬病的首推鄉鎮市長自動延任,取消新任五都首長的人事任命權,這不但有違憲之虞,甚至還有政治綁樁之嫌。畢竟以目前五都選情而言,藍綠各擁二席穩固地盤,最可能變天首推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市。一旦行政院版通過,民進黨即使贏得新北市長,也不能更換多為國民黨籍的現任鄉鎮市長。如此限制新任民選直轄市長的人事權,根本完全違反民主政治原理。

更不可思議的是,儘管握有國會四分之三優勢,馬政府的領導無能卻日益嚴重,不但無法掌握改革形勢,也無法區分議題輕重。例如上會期通過行政院組織法,算是政府改造的難得成就,馬政府卻怠於宣傳,國人至今仍不了解改革意義。儘管產創條例攸關投資台灣,但馬政府在朝野爭議下,卻不急於列入臨時會議程,讓產業界痛感意外。相形之下,只須在六月前公告實施即可、至今仍充滿爭議的地方制度法,馬政府卻視為最緊急優先,甚至成為臨時會的唯一議題。

馬政府如此慣於製造政治驚奇,也難怪大家都要自求多福或自力救濟。

2010-01-02

馬新中間路線的盲點

馬英九「不統、不獨、不武」的新中間路線,最近頗遭到兩岸統獨陣營批評,但他卻愈走愈堅定。元旦文告中,馬辯稱「這不是消極維持現狀,而是積極爭取一段足夠長的時間,讓台海持續和平發展,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的深度交流合作,增進了解,淡化成見,並在中華文化基礎上,為兩岸爭議尋求務實可行的出路」。

基於這種「以時間換取空間」、「以和平暫緩統獨」、「以發展暫緩政治」的信念,馬批評急統急獨都是「躁進選擇」,都會「引起嚴重的對立紛擾,沒有一方可以獲利」。馬呼籲走出「統獨對立的老議題」,認為「始終停留在過去,改革與進步必然停滯不前」。為了鞏固兩岸和平發展,爭取兩岸和平紅利,他提出ECFA兩岸經貿架構,希望藉此突破統獨困境,為兩岸關係制度化開闢新出路。

問題是,馬政府認為ECFA只是純經濟議題,可以擺脫統獨糾纏,這種看法顯然過於天真。畢竟ECFA是否涉及統獨,並不能只咬文嚼字從協議是否包括「一中」等政治用語來判斷,還要從ECFA可能帶來的政治效應來解讀。

以統派為例,並不期待ECFA將納入「一中」,而是擔心ECFA可能成為馬政府無限期拖延兩岸政治談判的方便架構,逐步以「和平發展」取代「和平統一」,使台灣「先經後政」徒具虛名。

更何況,馬曾在去年年底表示台灣將以WTO模式──亦即以「台澎金馬單獨關稅領域」(TPKM)名義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,簽訂後還將送WTO登記,自動適用WTO最惠國條款。果真如此,ECFA等於為台灣找到突破一中窠臼的兩岸新模式,統派恐怕更難容忍。

對獨派來說,並不認為ECFA將納入主權,而是擔心ECFA可能成為中國推動「以通促統」、「以民逼官」、「以商圍政」的新起點,逐步以「和平消化」取代「和平發展」,使台灣「先經後政」流於空想。

更何況,馬執政一年多來,早已對中國再三退讓,包括避談六四、不見達賴、拒熱比婭訪台,與馬元旦文告標舉「我們應該有自信,對臺灣價值與制度充滿信心」的說詞大相逕庭。獨派認為ECFA將使台灣「鎖進中國」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,例如代表美國主流的<外交事務>(Foreign Affairs),元月號也指出馬正逐步把台灣「芬蘭化」,主動滑入中國的勢力範圍。

面對統獨陣營對馬新中間路線的質疑,馬如果只會扣上急統或急獨帽子,堅稱ECFA與兩岸政治無關,恐怕只會招來逃避問題的指控。ECFA政治效應其實兼具統獨,很可能是「架構有利獨派,實質有利統派」,意即WTO模式避開一中窠臼,有助於台灣開創出兩岸新模式,但擴大兩岸自由開放,也將導致台灣經濟更依賴中國,使台獨空間受到壓縮。

馬英九的新中間路線,對統獨是一刀兩刃,這對統獨長期對立的台灣,幾乎無可避免。但忌諱的是不正視現實,誤導人民相信ECFA只是純經濟議題,避談ECFA的政治效應。這不是太過天真,就是太過權謀,不管何者,都太低估人民的政治智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