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一七前後,衛生署長葉金川出使世衛大會,高雄市長陳菊出訪北京推銷世運,二者都引起軒然大波。前者被批為「自我矮化台灣」,民進黨和獨派異口同聲;後者被獨派批為「兩岸戰略錯亂」,民進黨反為陳菊緩頰,表示只是「主辦世運的必要任務」。
陳市長出訪北京前夕,是高雄五一七遊行的總領隊,當時訴求是「反傾中、保台灣」,民進黨為了宣示反中決心,還特別在中常會決議禁止黨公職出席福建海峽論壇。但不過四天後,陳市長卻選擇「去中國、保世運」,理由是世運主辦國必須出訪表達善意。問題是,台灣當年申辦世運並未得到中國協助,以先進國為主的世運也不是中國強項,即使要表達善意,也無必要以中國為首訪對象。正因為世運理由過於牽強,外界才會解讀陳市長「去中國」並不是為了「保世運」,而是為了「保政治」,為兩岸互動開闢出有別於國民黨的另類作為。
畢竟在馬政府執政一年來,隨著兩岸開放的迅猛發展,民進黨在兩岸互動不但完全陷於被動,甚至還陷入「計畫趕不上變化,口水比不上油水」的尷尬處境。面對國民黨近乎每周突破的兩岸開放政策,民進黨原本可以凸顯不同的經濟選擇,但在政治反擊本能遠高於經濟反應本事的先天體質下,民進黨卻愈來愈焦躁,把複雜的經濟選擇題,簡化為單純的政治是非題。久而久之,人民也逐漸產生刻板印象,認為國民黨專搞經濟鬆綁,民進黨專搞政治緊縮,有人甚至認定國民黨專搞經濟,民進黨專搞政治。
專搞政治的刻板印象,在經濟至上的全球趨勢下,對民進黨極為不利。只在國內抗議中國打壓,不與中國正常往來,只凸顯兩岸交流弊害,不掌握兩岸雙贏契機,也等於把兩岸主導權完全交給國民黨,讓國民黨成為與中國打交道的唯一明星。不專攻經濟,不經營兩岸,等於自外於台灣政治的兩大主流。如此被動防守,如此每況愈下,當然會讓陳市長等民進黨有識之士憂心忡忡。
問題是,陳市長的迅速變臉,也凸顯出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的窘境。不過四天,她先以中常委黨職身分表達「反傾中」,然後又以市長公職身分表達「必須去中國」。黨政立場如此相反,不但在各國主要政黨聞所未聞,也必將引發支持者困惑。關鍵在於民進黨除了主權立場之外,並未針對兩岸互動提出具體的行為準則。例如陳總統曾公開提倡陳胡會,呂副總統也傳出北京邀訪,蔡主席也表達有意訪中,加上雲林蘇縣長的農業交流,高雄陳市長的世運之旅,與此對照,福建海峽論壇卻全數封殺。兩套標準,理由何在?
民進黨主張兩岸經貿正常化,前提是兩岸對等,但由於北京所提出的兩岸交往模式始終無法滿足民進黨的對等要求,兩岸因此難以突破。作為政黨,民進黨當然可以基於某種信念,拒絕和中國打交道,但作為小國,台灣卻必須正視中國的經濟崛起,不能無限期拖延兩岸正常化的歷史訴求。政治極其現實,台灣人民要兩岸正常化,民進黨不能就是不能,做不到兩岸突破,只能換腦袋來做,甚至要換政黨來做。
就此而言,陳市長的世運之旅,恐怕是看出民進黨在兩岸上必須轉守為攻的徵兆。如何讓台灣的另類聲音,透過進取的外交作為深入兩岸,正是民進黨的當務之急。
2009-05-23
兩岸轉守為攻, 才能提振民進黨
2009-05-16
不可迴避的中資隱憂
最近台股飆漲,不少人都歸功於中資來台效應,儘管估計核准來台的QDII資金最多不過新台幣三百多億,但股民對於深不可測的中國市場,總是抱持寧先追捧的幻想。因此在五月看到:回台上市的中國最大米果集團旺旺TDR,連飆八支漲停板;中國最大的通信集團中國移動傳出將投資遠傳12%,遠傳短短三天飆漲超過一成;中國最大的營建集團碧桂園傳出將和遠雄建設共同造鎮,遠雄也連續飆出八根漲停。
持股三成門檻徒具形式
面對台股飆漲,經濟部頗為自得,對中資來台也寄予厚望。針對中資持股門檻的鬆綁,經濟部即主張比照一般外資,只有中資持股五成以上者才視為陸企,這種天真想法並不被接受。最後馬政府採納陸委會建議,比照香港證交所對中資紅籌股的定義,規定「經第三地來台之陸企,含陸資股權30%以上或具有控制能力者,均須按陸企規範申請許可」。
問題是,持股三成只是表面形式,更可能的是儘管中資持股低於三成,卻在實質上「具有控制能力」,掌握公司人事權、經營權和財務。尤其在媒體發達的台灣,為了避免招人耳目,未來浮出檯面的中資企業,可能遠比政府預期要少。更普遍的投資形式,恐怕是表面上中資只有參股,由港台或外國人出面,實際上卻由中資掌控一切。中資來台,很可能一開始就走向地下。
換言之,兩岸協議中資可以來台,重點不在台灣是否允許中資登陸,而在北京是否放行中資。台灣過去所以沒有中資,並不因為台灣禁止,而是因為北京並未放行,尤其是多數具有海外投資能力的中資企業,幾乎都有政府背景,更不可能牴觸北京意向。一旦北京放行,中資就會透過各種管道進入台灣,根本防不勝防。
排除政治介入前後矛盾
需錢孔急的馬政府,並不在乎中資是否具有政治意圖。最明顯的指標,是馬政府原本將「國務院部委機構和軍方直屬企業」排除在外,但慮及國務院管轄的投資基金高達138檔,為了便於吸金,最後只把排除對象限於軍方。
馬政府的政策邏輯,是不從資金源頭控管,只從投資標的加以限制。明文禁止投資的項目,包括攸關國家安全、具有壟斷地位、不利經濟穩定者。就產業別來說,凡外人禁止投資或禁止台灣赴大陸投資者,都予以禁止,晶圓和面板兩兆產業因此被排除在外。另如台灣未達共識者,包括營建、石化、工具機、鋼鐵業也被排除,商辦地產投資開發因而落空。此外還有寄望於兩岸協商和共同發展者,如太陽能光電、航空、通訊、LED照明、資訊服務、風力發電、食品等,都有待兩岸業者共同推動,因此納入第二階段實施。
問題是,為了吸引中資投入愛台十二大建設,馬政府又把航空城和港阜設施列為核准項目,明顯違反國家安全和壟斷地位的排除規定。據了解,目前中投有意投資桃園航空城,中鐵建則有意接下航發會的高鐵股份。中投全名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」,是國務院特批設立的大型投資公司,光是註冊資本就高達兩千億美元,是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。中國鐵建則由中國鐵道部組建,是中國最大的鐵路建設公司,香港上市後,目前是全球排名第六的工程承包商。
顯而易見,一旦中投入股航空城,必將取得空運情資,中鐵建一旦入股高鐵,也將掌握陸運情資,兩家公司都由國務院統管,豈可說與國家安全無關?此外,不管是航空城或高鐵,都具有獨占地位,與中油台電並無不同,何以前者特准中資介入,後者卻不允許?
違反市場規範難以制裁
對於中資來台的憂慮,主因是背後都有政府撐腰,未必按照市場規範運作,即使發生爭端,司法往往只是政治奴僕。以中國最大台商富士康為例,控告比亞迪侵權已經多次,幾乎投訴無門。今年的汽車下鄉,中國政府還以優先採購比亞迪電動車作為變相補貼。面對這種不公平競爭,富士康如果把中國當作唯一市場,最後必將死路一條。
由於中國向來政企不分,一旦中資和比亞迪裡應外合,透過人頭取得鴻海董事席次,進而將鴻海機密轉告比亞迪,並非全無可能。同理,中芯也可能和中資配合攻取台積電,寶鋼也可能針對中鋼,聯想則針對宏碁或華碩。未來在金融備忘錄簽署後,一旦兩岸互設分行,中資銀行也可能不顧隱私權,把企業或客戶資料轉給中國政府。追根究柢,中資和中資企業關係複雜,國家利益向來高於人權和市場,台灣政府或台商如國不提高警覺,最後恐怕會徒呼負負。
擴大成形的「養套殺」戰略
陸客來台突破每日三千,台股飆漲中資行情,中國QDII對台投資,中資直接投資台企,中國擴大對台採購,凡此種種,在正常交往的國家都算經濟利多。問題是中國不只政企不分,對台灣更別有動機,這些經濟利多一旦被政治濫用,就會形成一套環環相扣、循序漸進的「養、套、殺」戰略,台灣不能毫無警覺。
中國的戰略佈署如下:首先「以糖果養民」,中國拋出各種兩岸利多,讓台灣民眾產生好感;然後「以協議套民」,中國將兩岸利多逐步制度化,讓台灣民眾習以為常;最後是「以通促統、以民逼官、以商圍政」,中國以調節兩岸利多作為籌碼,在台灣內部形成親中團體,發動輿論影響政府,導向兩岸統一。
須強調的是,提醒要防制中國的「養套殺」戰略,並非反對兩岸開放,而是呼籲馬政府在面對中資來台時,不能忘記中國的政治布局,必須要有更周延、更敏銳的政治智慧面對挑戰。但從現有的政府作為來看,顯然漏洞甚多,仍有待各界正視問題。
2009-05-10
與人民感受脫節, 才是民怨所在!
從四二六第三次江陳會,到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,朝野彷彿兩個聾子的對話,不但各說各話,還互相抨擊。馬總統面對「過度傾中、流失主權」的批評,表示「不怕被扣帽子」。言下之意,執政一年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在野指控並無根據。
五一七遊行的主要訴求,認為馬政府執政一年,引發人民前所未有的三種不安:對主權流失的不安、對經濟情勢的不安、對民主倒退的不安,這些批評並非無的放矢。以主權流失為例,儘管馬政府堅稱並未對主權讓步,還認為受邀WHA觀察員是重大突破,但根據<財訊>民調,傾向「台灣前途最後會統一或香港化」的比例,在馬執政一年後,已經從不到一成急遽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三。馬政府對主權流失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與人民的感受脫節。
其次是對經濟情勢的不安。不管是受薪階級對失業擴大的恐慌、或是傳統產業對兩岸鬆綁的恐慌、或是中小企業對景氣低迷的恐慌,馬政府至今不是對策無效,就是政策不明。儘管最近台股飆漲,媒體也大力渲染兩岸開放利多,馬政府也隨之喜形於色,但<財訊>針對民眾未來半年的投資意向調查卻顯示,仍有高達七成二不會投資股票或基金,八成一不會購置房地產,顯示貧富懸殊或城鄉差距已日趨嚴重。馬政府對經濟情勢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和人民感受相去甚遠。
最後是對民主倒退的不安。不管是一黨獨大體制、或是司法整肅異己、或是兩岸談判迴避監督、或是集會遊行大幅限縮,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,正在不斷退步。美國人權組織<自由之家>就指出,台灣在全球新聞自由的排名,從去年第三十二名退到今年第四十三名。三年來台灣持續榮獲亞洲第一,如今已輸給日本。主因是「政府對媒體內容施壓和騷擾記者的情形愈來愈嚴重」,並以去年的陳雲林訪台事件,做為新聞自由惡化的分水嶺。馬政府對民主倒退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與人民感受不同。
決策盲點,執行失誤,每個政府多少都有,只要傾聽民意及時改正,仍可向上提升。但馬政府的最大問題,是永遠處於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只關注自己預期的效果是否達成,卻看不到被遺忘的受害弱勢或始料未及的後遺症。久而久之,為了讓長官「自我感覺良好」得以實現,部屬也開始迎合上意,結果是政府盲點始終無法克服,永遠只聽到想聽的,決策體系也愈來愈封閉狹隘。
以ECFA為例。馬接受美國智庫CSIS專訪,提及有七成民眾贊成ECFA,那份政府民調正是典型的迎合上意問法:「如果ECFA可使出口到中國的關稅降低,您是否贊成簽訂?」這種問法當然會產生多數支持。問題是,其他民調都顯示仍有八成民眾不知道何為ECFA。人民既不了解全貌,豈可強說獲得支持?官場逢迎並不意外,關鍵是馬總統竟信以為真,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擴大到國際場合上引用,這才真正令人感慨。
一九八六年,鹿港反杜邦民眾北上總統府示威,民眾手上拿著斗大的「怨」字排開,一片片民「怨」,讓蔣經國總統大感納悶:何以他如此盡心國事,仍然惹來撲天民怨?一年後,蔣經國開始推動舉世矚目的解嚴,台灣民主化從此展開。
當年的蔣經國,迅速從「自我感覺良好」中驚醒,啟動了令人敬佩的重大改革。如今的馬英九,能否有這種見識決心,從他的不沾鍋個性來看,恐怕並不樂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