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四二六第三次江陳會,到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,朝野彷彿兩個聾子的對話,不但各說各話,還互相抨擊。馬總統面對「過度傾中、流失主權」的批評,表示「不怕被扣帽子」。言下之意,執政一年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在野指控並無根據。
五一七遊行的主要訴求,認為馬政府執政一年,引發人民前所未有的三種不安:對主權流失的不安、對經濟情勢的不安、對民主倒退的不安,這些批評並非無的放矢。以主權流失為例,儘管馬政府堅稱並未對主權讓步,還認為受邀WHA觀察員是重大突破,但根據<財訊>民調,傾向「台灣前途最後會統一或香港化」的比例,在馬執政一年後,已經從不到一成急遽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三。馬政府對主權流失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與人民的感受脫節。
其次是對經濟情勢的不安。不管是受薪階級對失業擴大的恐慌、或是傳統產業對兩岸鬆綁的恐慌、或是中小企業對景氣低迷的恐慌,馬政府至今不是對策無效,就是政策不明。儘管最近台股飆漲,媒體也大力渲染兩岸開放利多,馬政府也隨之喜形於色,但<財訊>針對民眾未來半年的投資意向調查卻顯示,仍有高達七成二不會投資股票或基金,八成一不會購置房地產,顯示貧富懸殊或城鄉差距已日趨嚴重。馬政府對經濟情勢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和人民感受相去甚遠。
最後是對民主倒退的不安。不管是一黨獨大體制、或是司法整肅異己、或是兩岸談判迴避監督、或是集會遊行大幅限縮,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,正在不斷退步。美國人權組織<自由之家>就指出,台灣在全球新聞自由的排名,從去年第三十二名退到今年第四十三名。三年來台灣持續榮獲亞洲第一,如今已輸給日本。主因是「政府對媒體內容施壓和騷擾記者的情形愈來愈嚴重」,並以去年的陳雲林訪台事件,做為新聞自由惡化的分水嶺。馬政府對民主倒退的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顯然與人民感受不同。
決策盲點,執行失誤,每個政府多少都有,只要傾聽民意及時改正,仍可向上提升。但馬政府的最大問題,是永遠處於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只關注自己預期的效果是否達成,卻看不到被遺忘的受害弱勢或始料未及的後遺症。久而久之,為了讓長官「自我感覺良好」得以實現,部屬也開始迎合上意,結果是政府盲點始終無法克服,永遠只聽到想聽的,決策體系也愈來愈封閉狹隘。
以ECFA為例。馬接受美國智庫CSIS專訪,提及有七成民眾贊成ECFA,那份政府民調正是典型的迎合上意問法:「如果ECFA可使出口到中國的關稅降低,您是否贊成簽訂?」這種問法當然會產生多數支持。問題是,其他民調都顯示仍有八成民眾不知道何為ECFA。人民既不了解全貌,豈可強說獲得支持?官場逢迎並不意外,關鍵是馬總統竟信以為真,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擴大到國際場合上引用,這才真正令人感慨。
一九八六年,鹿港反杜邦民眾北上總統府示威,民眾手上拿著斗大的「怨」字排開,一片片民「怨」,讓蔣經國總統大感納悶:何以他如此盡心國事,仍然惹來撲天民怨?一年後,蔣經國開始推動舉世矚目的解嚴,台灣民主化從此展開。
當年的蔣經國,迅速從「自我感覺良好」中驚醒,啟動了令人敬佩的重大改革。如今的馬英九,能否有這種見識決心,從他的不沾鍋個性來看,恐怕並不樂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