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2-20

反對ECFA 要有理有節

陳雲林二次訪台,民進黨再度發動群眾示威,抗議兩岸即將啟動ECFA,儘管這次江陳會已經表示不處理ECFA議題。去年十一月陳雲林首度訪台,民進黨也發動群眾示威,抗議江陳會「以經濟利益交換主權」,儘管上次江陳會主要處理兩岸三通,與主權並不相干。

兩次群眾示威,上次針對主權,這次針對ECFA,但都不是兩次江陳會主題。民進黨的抗議主軸,顯然並非針對江陳會,而是針對國共兩黨。問題是陳雲林在中共領導級別不高,江丙坤也不足以代表國民黨高層,兩人只是處理非關政治的經濟議題,民進黨卻以高規格示威相待。這種抗爭策略不但文不對題,而且不符比例,未來恐怕會自尋苦惱。

首先談兩岸政策。只要兩岸繼續交流,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每年來台,幾乎已成慣例。民進黨在如此低階議題即抗爭至此,是否意味著反對兩岸簽署任何協議?更何況,這次江陳會四大議題,甚至有部分扁政府也曾提出(例如避免雙重課稅、漁工管理),民進黨如何自圓其說?

其次談抗爭策略。民進黨在如此低階議題即啟動高規格示威,未來一旦涉及兩岸政治議題,如何升高抗爭策略?群眾運動仍須講究比例原則,不分議題訴諸高規格對抗,不是造成高低議題混淆,就是造成群眾運動疲乏。群眾動員固然可以凝聚基本盤,但能否擴大中間選民支持,仍將涉及議題是否精準,以及抗爭是否適度。每逢陳雲林來台必反,每反則必訴諸高規格,恐怕並不夠高明。

最後談ECFA。民進黨示威主題「破黑箱、顧飯碗」都是針對ECFA而來,問題是ECFA並非第四次江陳會主題,下回才是重點,但第五次江陳會將在對岸舉行,民進黨並不可能跨海抗爭。就此而言,民進黨這次高調動員,其實是針對難以跨海抗爭的第五次江陳會的提前預演。

但既是提前預演,難免遭人批評文不對題,加上場內場外雞同鴨講,人民感受也不真切。真正的ECFA對抗高潮,恐怕要等到確定兩岸早期收穫清單,確認受損產業和失業衝擊之後,才能大規模展開。

弔詭的是,民進黨提前政治施壓,反將為國民黨醞釀更多談判籌碼,借力使力在下次江陳會為台灣爭取更好條件。在國民共三黨角力中,民進黨愈早發動群眾抗爭,愈將主題定位為政治對抗,反將使國民黨水漲船高,在國共合作上取得更優越地位。

換言之,民進黨反對ECFA,不但要講道理,也要講節奏,否則恐怕只能鞏固基本群眾,只能為人作嫁。畢竟面對崛起的兩岸經濟,以及面對東協加一的經貿現實,台灣原本就不可能只有政治抗議,卻對兩岸不正常現狀或對外經濟困局無計可施。

同理針對ECFA,民進黨也不能只有空泛的反對立場,必須提出避免台灣經貿邊緣化的替代方案,以及受損產業和失業工農的補助措施,才能建立取而代之的公信力,否則不但將坐實了國民黨執政才能解決兩岸經貿問題的刻板印象,也將使民進黨淪落到只能扮演兩岸黑臉的次要政黨地位。

2009-12-06

馬英九的危機才剛開始

從席次或得票率來看,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只是小輸,但深究選情,卻是馬英九的空前重挫:馬最用力的呂國華落選、馬最認同的吳威志慘敗、馬最討厭的傅焜萁大勝。全台候選人幾乎無人以馬為號召,馬不但魅力盡失,欽定候選人也全軍覆沒。

但馬並不承認「敗選」,更不承認「執政失敗」,他依然自我感覺良好,並未看出領導危機。在選後聲明中,馬九次歸咎到「大環境影響」,認為選舉頓挫只因為經濟低迷。

問題是,即使今年第一季經濟跌到谷底,馬支持度仍能過半,反而在逐漸回春的第四季,馬政府民調卻跌到低點。敗選關鍵,顯然不在經濟低迷,而在人民對政府感受日益惡化,尤其對執政不力和領導無能痛感憤怒失望。

馬政府威信墜落,主要發生在最近四個月內。從八八救災不力、到美牛進口風暴、到揚言調漲健保、到稅費物價齊漲、到隨扈維安過當,政府決策自以為是,官僚遠離民間疾苦,政策方向莫衷一是,政府承諾隨時跳票,久而久之,不但讓人民痛感生計難熬,更痛感政府無能透頂。

執政一年半,馬政府主要政績是兩岸開放,但政府只顧成長不顧分配,不管是開放三通或擴大中國採購,受惠對象多限於台商,陸客來台成效不彰,人民並無感受。反倒是中資來台啟動房地產飛漲,貧富懸殊迅速惡化,造成更多民怨。

馬政府只顧台商利益的兩岸開放,已經愈來愈等同於「兩岸資本聯手、不顧中小企業、不顧中下階層、不顧中南部」的代名詞。這次縣市長選舉,國民黨在農業和傳統產業地區倍感艱辛,實已反映出當地人民對ECFA將導致更多失業和產業衝擊的憂心。

馬政府反駁,早已承諾ECFA不會開放大陸勞工和農產,問題是馬政府連美牛都擋不住,面對更刁鑽的中國談判對手,馬政府既有求於人,豈有可能毫不讓步?至於產業衝擊和失業,馬政府過度樂觀預估,也與人民感受相差很遠。

執政不力導致人民不滿,領導無能導致信任危機,加上生活改善遲不見效,政府承諾遠離現實,中資來台令人恐慌,政策一面倒向台商,各種民怨匯聚爆發,終於造成國民黨縣市長選舉的空前失利。

反觀民進黨,得票率回升到四成五基本盤,已經成功拋除扁案包袱。由於在農業和傳產縣市大有斬獲,民進黨面對陳雲林二次訪台和明年第一季ECFA談判,必將訴諸更強大的全國反制。結合明年五大都會選舉,反制ECFA將不再只是統獨之爭,更將結合受損產業和中下階層,愈來愈凸顯分配議題和階級鬥爭。

光芒盡失的馬英九,敗選只是危機的開始。過去馬可以靠民調光芒和媒體袒護掩蓋領導問題,未來已經毫無遮掩,必須親自面對赤裸硬仗。不管是府院黨決策常有落差,或是周邊親信能力不夠,或是欽定人選不足成事,所有矛頭都會毫不留情,直接指向馬英九本人。

更嚴峻的是,民進黨在恢復自信後,也將趁勝追擊,擴大批評馬政府一面倒向中國和只顧台商利益。未來馬政府對中國的過當禮讓,勢將引來更大抨擊;馬政府對分配議題的忽視低估,也將引來更大抗爭。

馬英九光芒盡失,好比褪去國王新衣。突然之間,人民不只知道國王裸體,同時也公開指責國王裸體。媒體再友好,也不能再為國王包裝了。